真石漆的效果庄重典雅,能充分展现天然石材的丰富质感,且施工方便,深受广大业主和建设者的青睐。但真石漆在生产和施工中也存在诸多问题,稍有不慎很可能影响了外立面效果,甚至影响到房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。真石漆与普通的外墙涂料不同,有许多独特的特性,比如自重较大、成膜及干燥时间长等,因此在施工时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控制。
具体质量事故分析:
遇水发白
第一,与制备真石漆所选用的乳液有很大关系。有些乳液生产厂家为了增加乳液的稳定性,所用的表面活性剂超量,这些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会大大降低乳液本身的耐水性。
第二,真石漆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,只添加少量的乳液,从而使真石漆干燥后漆膜疏松,不够致密,漆膜的吸水率较大,并且粘结强度也较低,一旦遇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,雨水会逐渐渗透到漆膜里,导致真石漆漆膜发白。
第三,有些真石漆生产厂家在制备时加入大量的羟甲基纤维素、羟乙基纤维素等增稠剂,而这些物质都是水溶性或亲水性的,真石漆成膜后留在涂层中,降低了涂层的耐水性。
喷涂时飞溅、掉砂
首先可能为真石漆中天然碎石颗粒搭配不合理,真石漆稠度不合理;其次可能为施工原因造成,如喷枪口径太大、喷枪压力选择不当等;
真石漆发花
造成的原因为基层有泛碱现象、基层酸碱度大于9,采用劣质水泥制作砂浆,水泥砂浆配比不准或养护期短;真石漆施工时厚薄不匀,真石漆用量过少、过薄;真石漆生产时纤维素比例过大等。
真石漆黄变
造成的原因主要为真石漆中的乳液有质量问题。一些真石漆厂家采用较差的丙烯酸乳液等作为粘结剂,该乳液经紫外线照射会造成分解,析出有色物质,最终造成黄变现象。
漆膜太软
主要原因为乳液选择不当,或者乳液含量较低,造成漆膜成膜时涂层不够紧密。
遮盖力差
造成的原因为涂料未能搅拌均匀,允许兑水的涂料掺水量过大或涂刷不均匀。
色差
造成的原因为涂刷不均匀,厚薄不一,不按规定要求兑水、搅拌不充分或不是使用同一批号涂料造成;
脱粉
原因为允许兑水的涂料掺水量过大,施工温度低于5℃或冒雨施工;
剥落
造成的原因为施工温度低于5℃或基层酥松、有浮灰、油污等不洁物造成;
缩孔
原因为基层有油污、涂料中混入油脂类或冒雨施工造成。
涂层开裂
原因为基层开裂;一次喷涂量太大,涂层太厚;基层未分格成块,或分格块太大;涂料稠厚,又稀释不当;涂料本身性能存在缺陷等。
避免施工质量问题五大要点
(1)为了保证涂层的整体性和质量,底涂料、主涂料和面涂料应为同一生产企业的配套产品。
(2)应避免在气温低于5℃、相对湿度高于85%的环境条件下施工;也不能在大风天气里施工,以免主涂料材料干燥过快而开裂。
(3)由于涂料干燥时间较长,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,做好施工部署,避免在雨、雪来临前施工。
(4)同一墙面、同一颜色应采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施工,当同一颜色批号不同时,应预先混和搅拌均匀,以保证同一墙面不产生色差。
(5)外墙喷涂施工应由建筑物自上而下进行,施工分段应以墙面分格缝、阴阳角或落水管为分界线。
施工步骤中的质量控制
基层处理→喷涂底漆2 遍→划墨线→贴线条带→喷真石漆(主涂料)2 遍→撕线条带→清理勾缝及找缝→描缝→喷涂油性线条底漆1~2 遍→喷涂罩面漆2 遍。
基层施工处理
首先清除基层表面尘土和其它粘附物,并打磨平整;
空鼓部分应凿除后重新抹面干燥,将接缝错位部分和较大的凹陷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;
消除妨碍喷涂的钢筋、木片等,用砂浆填补孔洞;
用铲刀、钢丝刷将表面浮浆及疏松粉化部分除去,用水泥腻子补平;
清除表面的脱模剂、油污等;用乳胶水泥腻子修补表面的麻面、孔洞、裂缝。
墙面泛碱起霜时应用弱酸溶液刷洗,最后再用清水洗净;
或使用抗碱封闭底漆做封底处理,防止碱性物质析出。
基层木质应将毛糙的木毛打磨平整,防止产生涂层脱落。
真石漆喷涂注意事项
底涂材料:
底涂应选用与主涂料相似色泽。首先将底涂料搅拌均匀,建荣底涂一般已经调整好无需额外进行稀释。用滚筒均匀滚涂,不得漏刷,也不要厚涂,具体用量应根据基层粗糙程度确定。
喷涂真石漆:
将主涂料搅拌均匀后装入专用喷枪,压力控制在4~6kg/cm2,喷嘴口径一般为6~8mm,喷枪与墙面的距离控制在30~40cm 为宜,喷涂时应使喷枪与墙面保持垂直。
开启喷枪,自上而下均匀喷涂2 遍。也可以待真石漆漆膜表干后,用压花滚筒轻轻地从上至下滚一遍,以取得花岗岩纹理的效果。
喷涂罩面涂料
在真石漆主涂层干燥5-7天左右涂罩面涂料。将罩面涂料按要求稀释并搅拌均匀。可采用滚涂或喷涂。辊涂操作简单,对工具的依赖性小,滚筒蘸上涂料,在匀料板上分布均匀,然后滚涂在主涂层上,通常需涂两遍。喷枪喷涂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同主涂料喷涂,特点是喷涂均匀,一般不会产生漏涂。
建荣外墙装饰提醒您,要想取得理想的装饰效果,从材料的生产到施工现场的施工制作,每一环节都必须加以严格控制。结合工程实践经验,通过对外墙真石漆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,找准“病根”才能对症下药